江苏启泓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
Jiang Su Qi Hong Ecological Agriculture Develpoping Co. , Ltd.
锦鲤在日本
来源: | 作者:pro9d7c85 | 发布时间: 2020-06-02 | 2002 次浏览 | 分享到:
现代的锦鲤一词,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,之前的观赏鲤鱼名称经过了金鲤、锦鲤、色鲤、花鲤、模样鲤等五个阶段,前两个阶段出现在中国,后三个阶段出现在日本。虽然,在中国拥有最早的观赏鲤鱼和对锦鲤的最早定名权,但现代锦鲤的确起源于日本。
  现代的锦鲤一词,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,之前的观赏鲤鱼名称经过了金鲤、锦鲤、色鲤、花鲤、模样鲤等五个阶段,前两个阶段出现在中国,后三个阶段出现在日本。虽然,在中国拥有最早的观赏鲤鱼和对锦鲤的最早定名权,但现代锦鲤的确起源于日本。


绿色:Cyprinus carpio carpio
红色:Cyprinus carpio haematopterus 

  据考证,鲤的原始种在日本诸岛并没有自然分布,现在世界公认的鲤的两个亚种,一种是产于欧亚大陆西部的Cyprinus carpio carpio,一种是产于中国的Cyprinus carpio haematopterus。在没有人为引种之前,鲤鱼只分布于欧亚大陆。中国的鲤鱼化石可以追溯到20万年以前,就最新的DNA研究,现代锦鲤(除与德国鲤杂交的品种外)全部由亚洲的Cyprinus carpio haematopterus演化而来,也就是说,日本锦鲤的三个祖先:铁真鲤、泥真鲤和浅黄真鲤同出于Cyprinus carpio haematopterus的后代。中国的黄河鲤鱼很可能就是这些品种的直系祖先。

  在公元200年左右日本的弥生时代,作为以鱼米之乡为主食的日本民族来说,鲤鱼是一种极好的蛋白质来源。它容易饲养,能大量繁殖,生长速度快,而且不用冒着危险出海捕捞,因此,一经引入便开始广泛饲养。当饲养的锦鲤生长到30厘米左右时,稻农将它们捕捞上来用盐腌制,在持续几个月漫长的冬天里,腌鲤鱼是当地最好的美味之一。日本越后地方,即今日新泻县的山野地带,称为小千古的地方,离海很远,冬季深雪断绝交通。有人提议利用灌溉用的贮水池塘来饲养鲤鱼,这样就开始有鲜美的鱼肉供应,不至于食无鱼,其后当地久旱而无水,就把鲤鱼移放到盐谷的千龙池,虽然距村较远,但扔可以使鱼不至于绝种。不久就有人提议,利用屋内空地开池饲养,这样在冬季下雪时便可平安度过。这样饲养成功后,不知不觉间,部分鲤鱼发生了变异,鱼体出现绯色或浅黄色,这就是锦鲤最早的突变个体。

  由于当时生物知识还没有得到普及,人们对与自然个体不同的生物都感到十分神秘,所以它最早被称为“神鱼”,后来又有称“变种鲤”、“色鲤”、“花鲤鱼”、“模样鲤”。

图   御殿樱

  早期的锦鲤只是腹部有橘红色斑纹,这些斑纹逐渐发展到鲤鱼的背部、尾部和头部,出现了樱鲤(身上有如樱花瓣一样的红色纹路)和钵绯(头部红色的个体),锦鲤的身体也越来越白,这类鱼被称为“更纱”,是当时锦鲤的主流发展方向。从1870年开始,人们把身上有花纹的鲤鱼称为“模样鲤”或“柄物”(G ara-mono)。对没有花纹的鲤鱼称为“无地物”(Muji-mono)或“素色”。到了1889年,兰木五助培育出了“五助更纱”,也就是红白锦鲤的原种,这标志着日本锦鲤真正诞生了。

图 新泻县的越后汤泽,位于日本中部靠日本海的一侧

  冬季积雪非常厚,正是川端康成的小说《雪国》中所描绘的景象

  “锦鲤”这个名字在1867年后就开始有人使用,到了1914年的日本大正博览会上,锦鲤已经出现了黄写、白写、大正三色、阿部鲤、三色、红白等6个品种,此时锦鲤一词还与花鲤、模样鲤、越后变种鲤等一起穿插使用。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(1945年)后,日本人认为“锦”字能代表美丽还能代表日本人刚毅的精神,从此不再使用花鲤、变种鲤等名称,现代锦鲤的名称才被统一,锦鲤也成为日本的国鱼。

  日本人把锦鲤看成是艺术品,将其称为水中“活的宝石”。1938年在美国旧金山万国博览会上,日本特地选送了100尾锦鲤参展,从而第一次向世界公开展示了日本锦鲤的美姿。为把锦鲤推向世界,日本成立了“爱鳞会”,并于1968年12月在东京举办了第一届全日本锦鲤品评会,以后每年举行一次,由日本政府总理大臣亲自颁奖。时至今天,日本锦鲤的品种已达100多个。